印刷设计,也可理解为书刊杂志设计、排版设计等。其设计的最终效果更多依赖于印刷机器的性能、承印物、技术人员的能力和印后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设计人员对于成品的把控具有更多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因此对于设计师的工作经验和对印刷工艺流程的了解程度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前期设计存在不易察觉的小问题,一旦开始批量印刷,就意味着大量的废纸从机器里源源不断的印出来,造成严重的损失。
我从事印刷品设计时间不长,但已经有意无意的出了很多次错误,幸亏我老大经验丰富,每次都能及时给我把关,不至于给公司造成损失。每念及此,自责不已,遂总结工作得失,整理出以下意见,警示自己,提醒他人。印刷设计不好干!
1、急事缓做,不要因为活急就乱了分寸,永远不要省略检查的环节,宁愿超时完成,也不要反工重印。
2、眼明心细,检查印稿时不仅要检查总体的尺寸、标记、色彩配置、分辨率等,更要放大检查每个部分的细节。时刻保持头脑清晰,不能眼睛在看,脑袋在睡觉,那样看一百遍也不会查出问题。
3、文件存放明确。每个项目的文件要分类存放,不能混杂在一起。更要注意同一个文件不同格式的区分和使用。给客户看的效果文件可能是低分辨率的JPG,打样和印刷的文件一定要高品质的EPS或PDF,不能用错了。
4、黑色和各种不同等级的灰色,没有特殊要求时要使用单黑色墨实现,避免印刷时叠印不准,出现偏色现象。
5、导出发排文件前要使用“清除游离点和空路径”的命令,既能减少文件存储量,降低传输成本,提高效率,还能避免文件在不同应用场合出现未知错误。
6、印刷发排文件的文本信息要转路径,不能因为PDF等格式有嵌入字体的功能就忽略了这个环节。其一是因为有些正版字体有版权保护,拒绝嵌入到文件中,导致在另一客户端会显示字体丢失。其二保护自己的设计稿,防止他人修改挪用。
7、管理文件迭代。保留项目修改过程中的不同版本。因为有的客户在你修改了N次之后,最总选择了你的第一版文件。如果不想返工,请保留好每次修改的版本。
8、字号的使用要明确,不要太想当然的安排字号(除非你经验丰富,成竹在胸)。最好打印一张不同字号中英文和不同粗细线条的对照图,用每一个字号时,做到心知肚明。如果不放心,可以把设计稿100%比例打印出来检查对比字号的安排是否合理。
9、图片素材一定要静下心来细细地处理,特别是扫描图一定要反复打样确认不会出现网纹和杂色。白底的图片要确定背景是100%的白色,即使CMYK的值是1%也会印出明显的网点。可以用PS的吸管工具和信息面板确定背景是否纯白,也可以通过透明背景处理或加边框强调的方式来规避。
10、确保文件安全。建议所有的项目文件存放在单独的磁盘分区,不同项目用不同的文件夹归类。正在进行的项目文件夹在桌面上创建快捷方式。如果不小心删除了桌面上的图标,也不会丢失文件。请改掉按“SHIFT+DELETE”彻底删除文件的“好习惯”,有洁癖的人经常会这么做,但请让它们在垃圾箱里多待一会儿吧,或许会在需要的时候还原它们,让你不至于后悔“手贱”了。
11、在客户表示质疑时,不要首先试图去说服他,而是想办法解决他的问题。即使你自信于自己的专业和认真,但外行的“直觉”未必是没有道理的。
12、露底图片的边缘问题。有时候为了在排版中用到透明背景的图片,会把图片在ps中进行去背景操作,保存成psd或png等支持透明的图片格式,以备排版时调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露底图边缘和排版背景不融合的情况,因此建议:第一,在ps里隐藏背景时,将要隐藏的选区扩大1像素,并根据情况可适当“平滑选区”,这样能避免图像出现烦人的白边;第二,用低硬度的黑色画笔在蒙版四边涂抹一下,这样能保证图片与排版背景的平滑过渡,不至于出现明显的边界线;第三,建议最好用蒙版代替橡皮擦操作,完成后保存成psd格式,便于后期继续修改。
13、标点避头尾,这是中文排版中切需记住的一点。特殊的几个标点,如前引号、前书名号、前括号等不能出现在行末,其他的标点符号不能出现在行首。但手动去避免这个问题是很麻烦的,因为一整段文本流就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好在各排版软件也都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功能,ID和AI中都可以在“段落”面板中设置避头尾选项,而CDR中段落文本默认避头尾,省去不少麻烦。
14、第一,关于四色黑的问题,可以在文档中选择一个四色黑对象,然后用“选择>相同>填充色或描边色”命令来选中全文档中的所有四色黑对象进行颜色修改。第二,关于输出pdf文件,可以将正确的设置存储为预设,以后每次输出选择好预设方案就可以了,省去不少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