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初阶心得笔记#
问题思考一:
不能完全融入生活使用的东西不是好的物品,能够每天使用的物品必是好东西。
我是唯美加实用主义者,如果取其一我取后者,但是还是两者兼有最完美,致用又优美,天生这种情结所以注定我是射鸡湿。
起初是因为使用木器当作餐具很温暖,而使用的是自己制作的这件事情很酷,接触这方面一小段时间里,我发现很多手工者制作出来自己都不使用的,有不舍的因素,更多是因为后期使用不够随心方便和麻烦的保养问题。我以为前辈们会有很多经验分享后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然而也只是基础的处理而已,并不能解决最根本问题。很多事情是后期处理才很繁琐,但是我喜欢不断研究去解决问题,设计了一把勺子制作了一把勺子最后一步就是使用勺子,而且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能够完全融入在日常使用当中,而不会去担心哎呀勺子遇水后起毛,木碗发霉了,不能泡水不能盛高温食物,沾了菜油还不能洗洁精清洗等让人烦恼没必要的事情,那还不如买个陶瓷勺好了。作为设计师职业病,让使用者用的放心随心开心才是合格的,所以自己都不用的还能给别人用吗?所以必须结实耐用,致用又优美。不管做什么都东西都要诚实。
我非常赞同三谷龙二先生的观点“生活用品的意义在于日常的使用,若偏离日常,就不再是实用品了。” 所以要经常反问自己“究竟什么才是经得起长期使用的器皿呢?”设计师的本能反应就是始终会考虑到用户体验。总归要回归到使用上,而且是更好的使用和感受体验。
之前看了彼得·科恩《木工基础》书里后期文中标题就大大写着,问100个木工者后期处理方法会有100个不同的答案。确实是每个人处理方式都有差异。所以在收集各种经验过来加以研究得出自己的心得才是最好的。但是如果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程度就不能停止吃药。因为不能忘记自己为何做这件事情的初衷。
延伸第二个问题:
我常常问,这些东西这么贵必有它很好的功能,然而偶尔会听到“我们只是觉得摆着装逼,基本不用,偶尔摸一摸自我感觉也是很好的”的状态,友们继续说“美,也是一种功能”。其实我是拒绝这样的观念,在失望中1秒后想想又有点道理,因为第一反应是我也有这种功能(害羞)~
最后感想,也就是兴趣使然才会去花时间精力心思去深入研究,做出自己想要的,大师们引你入门,过程靠自己的不断制作摸索才能体会到最深刻的,才有满意的结果,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煮粥的等待期间想煮个蛋,于是马上撸了个盛蛋器,觉得自己萌萌哒
#勺子8号-叶勺,胡桃木。与时光慢慢磨,时间是浪费在喜欢的人和喜欢一切的事情上。尝试制作带有细节的木器,锻炼手工,这是学习国外叶勺而作,很有意思。
黑胡桃勺子。研究大漆时好不容涂了一个星期比较成功的勺子在打磨时断了,断了。。。。这把勺子从制作到后期不断的细化花了至少3个礼拜,让我静静~
我用不同的木头上大漆做实验,因为导管很大吸漆多,最后黑漆漆的,赶紧打磨掉挽救,但是勺口保留漆色也很特别,很多朋友都说很好看。所有有时候不完美也会有些亮点。
#勺子9号,这把老榆木勺子真是折腾死我了,感觉再也不想用老榆木做食器了。但是这种古朴太有味道了。
既然做了,就好好完善它,有始有终,所以我还是把漆全部打磨掉了,重新上植物油等24小时干后从240目打磨到5000目,粗旷无比的老榆木硬是给我打磨好几天到光滑发亮反光,虽然有点变态,而我只是想看看极限效果,手都起火长茧了,打磨到亮晶晶看你还起不起毛!前面一把樱桃木勺子打磨到了7000目,反正我的手已经不能芊芊玉手了。
学到最新理念:成功的秘密武器就是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这把2号的勺子涂大漆实验是很成功,研究了快2个星期终于成功了一把,一点儿不渗水,再也不用担心使用过程各种问题了。保护层杠杠! 这下可以随便及永久使用了。不懂的可以百度下生漆大漆知识。我也只是初学者,请教了师姐和木友,过程自己研究体会得出的一小些结论,只能简单的普及下,大漆是环保天然无毒植物漆,保护层非常坚固,防水防霉防裂各种防~是最合适做食器的涂料没有之一,可以放心随心开心使用的涂料。但是工艺复杂很难把握,需要非常有耐心和小心,不同的木头吸漆情况不同加上手法上的不同最后呈现就各一。大漆不是纯透明的,带一些棕红色,上越多就越黑,松疏的木头上一遍就黑漆漆看不见纹理了,想要看见木纹最好选择比较硬的木,木头导管越细越好。但是喜欢原木色的童鞋就只能上个油保护下。日本的器物都是上大漆的,非常环保耐用。日本的用漆工艺叫做"春庆涂"法,中国的叫做"擦漆"、"试漆"法,反复涂试打磨,想要一些特别效果就在涂之前加入一些其他材料,这些很复杂,我也不是很懂,日本很喜欢使用黑色、朱红色器皿,这些都加过植物颜料特别调试过。
注意1:大漆是敏感体质者会过敏。漆酚是使人体皮肤过敏的刺激物,0.001毫克的生漆即可使敏感动物产生皮疹,90%的人初与生漆接触易得过敏性皮炎。俗称“漆疮”、“漆咬”,实为生漆皮炎,并不可怕,有人过分渲染了天然生漆对皮肤过敏的毒害。生漆轻度过敏者,仅是裸露在外的部分皮肤,如脸、手背、指缝等处,继而向颈部、阴部等部位发展,开始感觉患处肿胀,奇痒难忍,经抓搔后会出现红色小丘斑,严重者皮肤局部呈现水痘大小的水泡,若皮肤被抓破,则很容易受感染而溃烂。但经过治疗后可痊愈,不会留下任何痕协,一般生过三四次漆疮之后,体内逐渐增加了抗御力,即免疫力,不仅不再生漆疮,还能把本人对生漆的抗御力、免疫力遗传给子女。
注意2:化学漆是有毒的有甲醛的,比如清漆,一般用作摆件和家具涂料。食器涂料一定要选择植物油、蜂蜡、食用木蜡油、生漆大漆涂的方可盛食物和入口。
其实发现上油上漆前的原木色真的也很舒服,可是木头是需要保养的,最好的保养方法就是经常使用它,偶尔上个植物油或者蜂蜡。就像冬天里人的皮肤干裂了要经常涂一层保护油一样道理,木器才能够长期使用。当然,懒人可以上个大漆就一了百了,随便及永久使用哈哈。
合影齐刷刷,这些不起眼的小物器从来不宣扬自己,但它们一摆放在那里就显得有一种宁静和凝聚感,而且它们一直被厨房所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可替代。
做的老榆木手机充电插座,还未细做。我是被这小山纹迷住了。
木作过程会刨出很多可爱的小木卷,收起来当包装装饰,爱一样东西,任何细小的都很爱。
第一次打磨刨刀片刨出漂亮的刨花
#勺子7号-竹子茶勺,春天来了就该一抹绿,刚制好的第一件竹茶勺,竹子也很好玩!
当第一次使用自制的食器时真的很自豪,耗了那么多精力也许就为了这一刻奇妙的爆棚感~
如果东西做好不使用,那么只能称为"观赏性工艺物器",日常使用的叫做"生活工艺物器"。
不知道做到多少食器才可以好好做美食盛大餐,手作出量太少,但是现在至少做木质食器可以盛个简易早餐。后面慢慢出完一系列厨房食器。
选择做生活小东西,是人最经常能随手触碰和频繁使用的东西,是更加有亲近感的东西,从而才会更加感受到这些木器的存在,随着时间长期使用,主人和这些器物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它们慢慢变化的韵味都是主人的味道。 |